close

忍不住要說,百合的時代還真的是來臨了啊!!今年有關百合的電影和劇集好像特別多,動畫先不說Frozen,Adventure Time都大方地承認Marceline和Princess Bubblegum是在一起的,人生如此夫復何求。然後又忍不住覺得,香港在這些地方真是極落後.......

還是說回電影吧。《Carol》的簡介可自行Wiki,順帶一提,我覺得台灣的片名改得不錯,「因為愛你」。

題外兩句。荷季活的片名好像愈來愈短,例如Fury、Lucy、Maleficent、Godzilla、Noah等等。相比之下,日本輕小說的書名愈來愈長,甚麼《就算是哥哥,有愛就沒問題了,對吧》這對比真是很搞笑......

電影的原作小說《The Price of Salt》是一本在上世紀50年代出版的書籍,我並沒有看過那部小說,也不認識小說作者,所以對於這部作品本身的故事背景和背後的中心思想等等難免會有很多不全之處,所以我只能就電影本身作出少許感想。

1950年代的美國,20歲的年輕女子特芮絲在紐約某家百貨公司玩具部門擔任售貨員,但心中嚮往的卻是攝影師的工作,志趣不符的現況讓百無聊賴的生活猶如一攤死水。某日,一位美麗優雅的金髮中年貴婦卡蘿前來百貨公司玩具部購買聖誕節禮物,特芮絲對其一見鍾情,並鼓起勇氣寫了一張卡片給卡蘿,兩人因此而相識。其後,特芮絲得知原來卡蘿育有一女,且正與丈夫哈吉辦理離婚手續。卡蘿特芮絲在頻繁的來往與相處之中,進而相戀。然而,當時的社會並不容許這樣的愛情。喜歡特芮絲理查認為特芮絲只是一時被迷惑才發展出這種不正常的關係。 

某日,卡蘿特芮絲決定駕車出遠門旅遊,展開了一場近一個月的公路之旅。這段隨意又漫無目的之旅程,使卡蘿特芮絲的感情日益增長,度過了一段幸福的兩人世界。但旅途中,兩人卻發現正在與卡蘿打離婚官司的卡蘿丈夫哈吉為了爭取女兒的監護權,竟然僱用私家偵探跟蹤及竊聽兩人,卡蘿出面與偵探交涉未果,使卡蘿不得不中斷行程,抽身回家處理離婚官司和監護權的事宜。 

只剩下一人的特芮絲,在某日收到了卡蘿寄來的長信,特芮絲開始思考這段不被世人接受的愛情應何去何從......


先大約說電影和故事本身。

電影真的很美,角色啊、音樂啊、動作部分啊。這套電影我一共看了兩次,第一次因為畫面演員太養眼,專注力都放了在畫面上,完全不能集中精神去留意劇情,直到第二次才好了點,看懂了點,更深深地感受到這電影真是一絲不苟,每一幕的小細節都可以再三翻看而不會厭倦。而我在看完電影的那一瞬間,就決定絕對要去CD店買Soundtrack,因為音樂實在是太好聽!!!

卡蘿特芮絲在電影剛開始時都在尋找,尋找自己的目標,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然後二人因相遇而共同成長,但二人的方向卻完工不同。卡蘿是擁有很多,而必須作出取捨;特芮絲是甚麼都未充足,而要去追求。

就本質上而言,卡蘿特芮絲的感情其實就只是:

對於50年代視同性戀為一種疾病這點,其實電影只是輕輕帶過,也可以說,導演借用了50年代的情況,來表達一下反同的不合理性。但這仍然不是電影想告訴我們的東西,不然卡蘿的丈夫哈吉就不單是派人監聽這麼簡單了,恐怕會更加無所不用其極(雖然已經有夠醜惡)。

電影中,所有人的行動都是以愛為名,這也是我覺得台版改名改得很好的原因:

理查覺得自己為特芮絲準備好一同前往法國的一切,是因為愛;

特芮絲放下所有東西,義無反顧地跟卡蘿旅行,是因為愛;

卡蘿和丈夫哈吉之間對女兒的爭奪,是因為他們都愛女兒;

哈吉向法庭申請強制令、僱用私家偵探跟蹤及竊聽,是因為他愛卡蘿

卡蘿中斷了和特芮絲的旅行,是為了女兒,甚至因而放開特芮絲

到了最後卡蘿決定放棄女兒的撫養權,是因為愛女兒而知道甚麼才是對她最好,也是因為愛特芮絲

電影結尾特芮絲還是去找卡蘿的原因,更加不用多說。


導演用了50年代,用了兩位女性的愛情故事,其實就是想突顯因愛之名,我們都會面對甚麼,都會做些甚麼。

我在電影看到的主題,大概就是從卡蘿的口中這幾句:


卡蘿對她女兒和特芮絲都是愛,為何人們卻都覺得這是一個錯誤,然後向法庭申請把她們都奪走?

又是從甚麼時候開始,我們愛要得到法庭的允許?這明明只是愛啊。


沒有愛的關係卻受盡保護,所深愛的卻不斷遭到攻擊。一邊是雖然自己不情願,但卻是眾望所歸、風光無限的康莊大道 ; 另一邊雖然是自己深愛,卻要受盡鄙夷不屑的曲折小徑。讓別人高興還是滿足自己,這需要作出選擇。

然後是花痴的部分。

Cate Blanchett本來就是得獎影后,從出場的第一秒開始就力場全開,眼中每分每秒都放射出「嗯哼哼我就是要用眼晴迷死全世界」的射線,一舉手一投足都是「嗯哼哼我很有魅力吧我很香喔我超迷人der」的動作語言,所以我相信「中國姑娘們看到預告片都彎了」這句話是真的因為我也是

正如我看《解碼遊戲》時,Benedict Cumberbatch他不是在演圖靈,而是他就是圖靈;Cate Blanchett她不是演卡蘿,她就是卡蘿。從一開場的無敵氣場,到後來不忍心還是要下決心的取捨,Cate Blanchett完全是收放自如得心應手。雖然知道她也有身不由己的地方,但她放棄的特芮絲那一擊,沒有恨,卻不能不怨。然而到了她想和特芮絲重歸於好時,那種心急如焚又裝做老神定定、千呼萬喚又講不出聲,很想裝作無所謂但又要逼自己「哈哈哈」,最後自己的請求被全部拒絕,除了無力地看著這個最愛的人就別無選擇的灰心,這多重的美妙人理平衡點,又真的被她完美地展示給我們看。這一幕也是我覺得Cate Blanchett演得最好的地方。


不過我是有點覺得,Cate Blanchett的氣場放得太大了,而且是一直都很大。所以剛才那段我有一點要補充:(電影結尾)這一幕也是我覺得Cate Blanchett演得最好的地方,除了那句「I Love You」。這種奇怪感就好比《赤壁》裡面,曹操口中說著「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卻是在扔杯子威脅人,總覺得她是在宣佈而不是表白,我想像中應該要放下氣場,有點軟弱地深情地說出來啊......

相比之下,Rooney Mara在這樣的氣場之下仍然能夠保持到存在感,並且恰如其份,才是令人意思不到的驚喜。好比一隻小白兔能在老虎面前生存,這隻小白兔真的只是隻小白兔嗎?

表面上Cate Blanchett飾演的卡蘿好像在主導著一切,可是因為氣場太大,很多時候卻因為氣場太強而令人忽略了卡蘿眼中所表達的情緒。正好Rooney Mara卻因為特芮絲是一隻小白兔,對於二人之間的關係、感情上的悲喜、對於愛情對於夢的追逐等等,都要由她來擔綱,固然這是導演安排得好,但小白兔亦要擔當得起此大任。從一個和女王食個午餐都hold不住、只能無力地在火車車廂裡偷泣、一個不懂得拒絕的小白兔,到痛定思痛、在二人關係中的成長,才叫做叫人眼前一亮。

我最喜歡她到卡蘿的家裡玩,最後卻要自己坐火車回家,然後一個人默默地在火車裡哭那個部份。那種滿心歡喜,最後失望而回,很心酸很委屈又很無望,覺得自己只是個路過的人,歡天喜地的來,心灰意懶地去,那種多層次的傷心和委屈,就在那部分完美展示了。

雖然今年我看過的電影不多,可是這絕對是我看過的2015年電影最好的一部,也是我看過最好看的女同電影。


arrow
arrow

    ON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